扬府办发〔2023〕58号《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24-02-20 19:07:31
新澳门中特钢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







扬府办发〔2023〕5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苏政办发〔2023〕33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进一步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稳定就业存量,培育就业新增长点,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现就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激发市场活力扩大就业容量

(一)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拉动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贯彻落实《扬州市“一切为了就业、一切围绕就业、一切服务就业”行动方案》,推动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大引培高端创新项目和就业岗位,吸引和聚集高层次人才来扬就业。引导全市各地进行新一轮产业布局聚焦,构建“6群13链”新产业体系,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行动方案》,聚焦6大主导产业和13条新兴产业链,实施创新强基、转型升级、招商强链、壮企强企、布局优化、治理创优等六大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促进首店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小店经济、国潮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业态高质量发展,鼓励支持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新个体经济多样化经营,培育就业新的增长点。〔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以下政策措施均需各县(市、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单独列出〕

(二)加大企业扩岗政策支持。根据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决议》和市政府《扬州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总体方案(2023-2025)年》《扬州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3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有关要求,市级先进制造业发展引导资金优先投入开发更多制造业领域技能型就业岗位的项目,市级现代服务业引导资金优先投入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更大空间和更多选择的项目,市级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优先投入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的项目。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开展双创系列活动,鼓励农民创新创业,吸纳带动更多就业。建立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评估机制,在审批政府投资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申请和安排财政资金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就业带动能力强和就业质量高的项目。对符合本市产业发展方向、吸纳劳动力就业较多的企业,在安排建设用地时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自规局、市行政审批局)

(三)打造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就业友好型重点企业用工保障行动,完善市县乡三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明确各级企业服务人员、整合社会资源,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贯、人才培训、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服务。建立“疏企困、稳就业、引人才”人社服务专员制度,将全市人社系统服务专员挂钩到本地区的重点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宣传落实惠企政策,组织企业招工引才,全程跟踪企业发展。对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在符合发放条件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省人社网办大厅、江苏智慧人社APP等平台,综合受理促进就业各项补贴申请,加强申领条件审核,加快资金拨付,直接补贴到申请对象。贯彻落实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生命健康等6个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力争每年创成2-3家省级就业友好型企业。出台《关于支持主导产业集群及新兴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业创新能力建设、首研产品开拓市场、特别资质获取等方向。(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四)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稳岗扩岗服务。扩大“苏岗贷”合作金融机构范围,将服务对象扩大到用工不少于5人的民营企业和不少于3人的个体工商户,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岗拓岗。进一步扩大纳入“苏岗贷”融资业务合作金融机构,按照省级部门推送的“苏岗贷”业务企业白名单比对用工情况,建立扬州市“苏岗贷”业务企业名录库。引导商业银行加大普惠金融科技投入、完善创新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等特色信贷产品,推动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信用贷款增量扩面。推动金融机构增强客户识别、信用评价、贷款定价及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尽职免责标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力争2023年全市普惠小微贷款新增不低于200亿元。积极争取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支小货币政策,抓住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延期机遇,推动政策性、商业性普惠金融增量扩面。组织银行开展走千企访万户“三进三送”金融赋能县区行活动,围绕各地主导产业,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实现普惠小微信贷总量明显提升。(责任单位:人民银行扬州市分行、市人社局、市金融监管局)

(五)鼓励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支持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将企业可享受的就业补贴政策,同等适用于符合条件的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允许开放式商业街区、商业综合体和大型超市经依法审批后,在不影响市容环境、公共安全和行人通行的条件下,在规划用地红线内适度开展外摆促销活动。允许各地结合自身特点和环境打造“集中夜市”。举办“创响江苏”青年人才创业创新大赛扬州市分赛,2023江苏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大赛扬州区域赛和省创客专题赛。认定市级优秀创业项目50个,发放项目补贴25万元;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场地租金补贴减少创业压力;发放创业孵化基地运营补贴,鼓励基地提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落实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简化担保手续,鼓励各地引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实行“见贷即担”,力争2023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不低于3.6亿元。落实对10万元(含)以下的贷款免除反担保要求。对借款人因自然灾害、重特大突发事件影响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可申请展期还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人民银行扬州市分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信局、市城管局)

(六)加大纾困扩岗支持力度。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至2024年12月31日。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参保企业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5.5%),30人(含)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高于参保职工总数20%的,中小微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大型企业按30%返还;按单位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中小微企业实施稳岗返还,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团体、基金会等其他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参照大型企业实施稳岗返还。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

二、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渠道

(七)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对企业招用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按照省定口径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补贴标准保持1000元/人。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对招用2023届及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的16-24岁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失业、工伤、职工养老保险费1个月以上的企业,按照每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一次性扩岗补助与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见习留用补助政策不重复享受。持续举办线上和线下招聘会,抢抓高校毕业生求职应聘的关键期和窗口期。用好求职补贴等就业帮扶政策,做好“三进三看”等市企参访、实习见习工作,逐年提升在扬实习学生比例。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调查,对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131”服务。全面调研毕业生就业需求,针对性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动员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发挥与行业、企业等联系紧密的优势,积极挖掘本地区、本领域岗位信息,推动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用人需求的精准对接。支持来扬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按规定申报我市社保补贴、租房补贴、创业补贴等各类青年就业创业政策,确保台湾青年享受同等待遇。(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台办、市工商联)

(八)鼓励引导基层就业。继续稳定“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宏志助航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招募规模,对特殊群体学生开展“一生一策”就业帮扶活动。研究制定《全市深化基层干部专业化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要求建立基层干部、专职网格员招录制度,明确注重从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招录村(社区)工作人员、“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专职网格员。设立乡村振兴特聘岗位,按照“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化”标准,面向社会广泛招聘优秀人才进入乡村工作,适时开展“乡村振兴好青年”“乡村振兴”招录,确保乡村振兴一线人员充沛。全面推行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按照“县统一组织、乡镇(街道)具体管理、村(社区)使用”的要求,对村(社区)新进工作人员、专职网格员实行“凡进必考”,由县级组织部门统筹,会同乡镇(街道)党(工)委集中招录,杜绝乡镇(街道)擅自招录或随意进人,营造公平、公正的用人氛围。按照省统一部署,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探索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政策。对到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落实好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提前转正定级、考研加分等支持政策。(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团市委)

(九)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支持国有企业通过采取扩大有效投资、超前储备人才、发挥产业链带动作用等务实举措,有效挖掘招聘规模空间,带头吸纳高校毕业生。优化校招、社招结构,在年度招聘计划中安排不低于50%的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定向招聘。对按照工资效益联动机制确定的工资总额难以满足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的国有企业,经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或其他企业主管部门同意,统筹考虑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人数、自然减员情况和现有职工工资水平等因素,2023年可给予一次性增人增资,核增部分据实计入工资总额并作为下一年度工资总额预算基数。(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

(十)加大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力度。增扩2023年各高校、市属院所、市属国有企业等单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不少于200个。对依托各级科技计划项目设立的科研助理岗位,科研项目经费中“劳务费”科目资金可按照有关规定用于科研助理的劳务性报酬和社会保险补助等支出。(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

(十一)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规模。挖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存量,统筹自然减员,加大补员力度。县级以下机关(单位)公务员录用计划的10%左右,用于定向招录聘期已满的原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含原“苏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以及服现役满五年的我省户籍或生源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按照省统一部署和要求,稳定招录高校毕业生规模,2024年公务员考录计划中定向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占比相较去年保持稳定,职位主要设置在县级以下机关(单位);鼓励空编较多的乡镇(街道)机关定向招录2024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2023年事业单位发布面向2023年高校毕业生的招聘计划数高于2022年,占总招聘计划的比例高于50%。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在义务兵征集和直招军士、定向培养军士中优先吸纳2023届高校毕业生。(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征兵办)

(十二)扩大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广泛动员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重点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新开发7000个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对吸纳就业见习人员的给予见习补贴,用于支付见习人员基本生活费、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对见习期未满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剩余期限见习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团市委、市工商联)

三、强化就业帮扶兜牢民生底线

(十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编印《关于扬州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推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统一。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实施就业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行动,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体系、信息网络、扶持政策等全面覆盖乡村。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纳入就业创业政策服务范围。每年创建1个省级就业富民助力乡村振兴基地,培育3个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带动就业强的省级劳务品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项目中推广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文件精神,做好“以资代劳”“一事一议”工作。(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十四)加强重点人员就业帮扶。依托基层社区(村),全面摸排辖区内重点群体就业失业情况,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力度,2023-2025年优化提升50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兜底帮扶不少于3300名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特困职工家庭成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制定个性化援助方案,优先推荐低门槛、有保障的爱心岗位,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对符合条件的困难高校毕业生发放1500元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对企业招用重点群体就业的,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7年12月31日,对新设立的小规模纳税人、个体户开展政策提醒。按照省、市下达的任务,筹措市属事业单位岗位用于安置退役军人。对按比例和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企业给予奖补,并取消奖补年限设置。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2023年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3300个以上,按照一定比例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就业。按照《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落实“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要求。(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市税务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总工会、市残联)

(十五)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做好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等常规性保生活待遇发放工作。开展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失业人员及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落实低保对象就业成本抵扣和渐退缓退机制,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就业。适时启动价格临时补贴机制,对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明确联动机制的补贴对象、启动条件和方式以及补贴标准。(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

四、促进供需精准匹配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十六)健全技术技能培训体系。发布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目录、紧缺型高技能人才职业(工种)目录,引导企业和培训机构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挥公共实训基地平台载体作用,评选资助市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推动各类重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和技工(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围绕重点行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开展技能培训。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和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培育“数字工匠”,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开展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培养等,建设数字技能类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鼓励符合条件的技工院校学生参加职教高考,推动技能教育与学历教育衔接贯通。支持技工院校学科建设,引导技工院校建设一批省级高水平技工院校和重点品牌特色专业群。依托省人社一体化平台,对培训全过程实名制管理。推广应用培训和评价机构信用管理平台,开展全市培训机构办学能力和诚信评估工作,不断提升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就业技能培训上岗率、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稳岗率、创业培训合格率。(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

(十七)强化技能培训政策支持。充分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等资金开展培训,落实省关于加强和改进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阶梯性补贴标准,培训补贴向先进制造业产业倾斜。实行培训补贴标准阶梯性管理,对纳入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职业(工种)或重点产业培训的培训项目,可按规定上浮补贴标准。实施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行动,组织登记失业青年参加项目制培训。参加失业保险1年以上的企业职工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申请技能提升补贴,每人每年享受补贴次数最多不超过三次,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十八)加快就业服务数字化转型。开展“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加强基层人社队伍能力建设,适时开展劳动保障协理员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基层就业服务水平。用好智慧就业服务云平台,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充分运用省人社一体化平台,加强就业数据分析,服务政策落实和科学决策。加大政府购买就业公共服务力度,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一批购买项目并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五、加强组织实施

(十九)强化责任落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理委员会要切实担负起本地区促进就业创业的主体责任,定期分析研判形势,建立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定期开展就业工作督查,推动重大政策落地落实;要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补助资金,切实保障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主动发挥职能作用,要密切协作配合,形成推动就业工作的整体合力。各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督促检查,推动重点工作、重大政策加快落实。要强化政企沟通,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困难群体就业兜底机制。政策实施中的重要问题和经验做法,及时报有关主管部门。

(二十)细化实化政策。各地各部门要持续优化经办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编制好各项政策资金审核发放流程和办事指南。加快推进网上办理,加强大数据比对识别,推动更多政策直达快享,提升就业政策获得感和满意度。优化就业补助资金支出结构,为政策落实落地提供坚实保障。规范资金管理使用,严格履行程序规定,健全风险防控机制,集中开展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失业保险待遇发放、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等专项整治,严肃查处骗取套取、虚报冒领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资金安全运行。

(二十一)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积极宣传党和政府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及时更新发布本地区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分类梳理面向高校毕业生、困难人员等不同群体和经营主体的政策举措,广泛推动就业政策进企业、进园区、进校园、进社区(村)。创新政策宣传方式,及时提供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稳定各方预期,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失业预警监测,密切关注舆情动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稳定各方预期,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社会氛围。

文件中明确的各项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0月30日
 







附件下载:《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具体举措》部门分工表.doc



新澳门中特钢



本文链接:/rule/224602.html

本文关键词: 扬府办发, 扬州市, 优化, 调整, 就业, 政策, 发展, 民生, 通知

最新政策